顯示具有 遊記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遊記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

遊記-波蘭 Zakopane Szpiglasowa Przełęcz (1)


縱走波蘭跟斯洛伐克的邊界,一直是我的心願。在2015年挑戰失敗以後,我終於又找到人跟我一起爬山了。不過,因為我太輕忽波蘭六月的高山氣候,還有今年波蘭到了五月還下雪,所以山上的情形比預估的還要再冷一些,也還要再玩危險,所以奉勸如果是六月要上山的人,可能裝備要再更齊全些,如:非一般布鞋,而是登山鞋;應該要有登山杖,以利於雪地行走;因為現在都四點半就天亮,所以早點出發是更好的。雖然平地天氣好,可是山上可能大霧瀰漫,要小心。值得一提的是,波蘭登山步道旁都會標誌了距離目的地還有多少時間,上山的話,依照步道的難易度,可能會花比較多的時間,下山的話,則會用較短的時間。

上個週末有朋自遠方來,相約南部爬山,整個爬山的過程是個瘋狂的事情,瘋狂到荒謬的境界。 大概又立了人生新的里程碑了。一路上覺得登山就是人生的縮影,有一個目標但是根本不知道目標是什麼,只能勇往直前,沒有後退的藉口。原以為不能走回頭路時,發現其實回頭也沒有什麼,適時的讓自己回頭,才可以避免不可預知的危險。走了一遍的路,也不見得比較輕鬆,但是只要一直走,就可以走回到出口了。超級心靈雞湯。

海之眼 /Morskie Oko

要從哪裡說起呢?到Zakopane去的第一天就出師不利,遇到大雨天。所以一整天什麼也沒做,四個人就一直圍繞在餐桌旁邊,吃東西、聊天。直到睡覺前,還是害怕第二天仍是雨天,所以就把原本的路線顛倒過來,想著就算到時候下雨了,至少也走上去Morskie Oko不虛此行,而且走上去Morskie Oko的路跟其他的登山小徑比起來,就是康莊大道,路上沿途也有許多公廁可以使用,還有許多登山客,一點都不會孤單。大約走了兩個多小時後,終於到了海之眼(Morskie Oko)。果然就是一如想像中的多人,所以在這裡個餐廳吃個午飯,稍微休息後,就往其他地方出發了。



因為一直想要縱走在波蘭跟斯洛伐克的國界上,所以選了一條前往Szpiglasowa Przełęcz的山頂,這樣才可以接著轉到Świnica,然後到達Kasprowy Wierch,再搭纜車下山。再出發前,我查的資料是從Kasprowy Wierc走到Morskie Oko的路線,大家對於這條路線的難度評價並不是特別的高,所以我也就很放心的認為,我們應該可以達成,所以反方向走的話,應該也不是問題吧。但是,走上山後,才發現其實太輕忽登山這件事情了。而整個登山的旅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的理論,在克服難關的難易度上就是一點一點地往上增加,以至於讓自己產生一種無所不能的錯覺。


除了一條前往Szpiglasowa Przełęcz的山頂(黃色步道),還有另外一條藍色步道可選。我們選擇黃色步道的原因是,這條路的終點在Szpiglasowa Przełęcz是更靠近地圖右邊,也更靠近兩國的邊界,我們也預計走到下個交會點是Świnica。所以如果不是跟我們一樣想要走到Świnica的人,也可以走走看藍色步道,說不定會比較輕鬆一點。


從Morskie Oko到Szpiglasowa Przełęcz,依照路標的指示大約要走2個多小時,在這2個多小時的路程中,就走在石頭簡略鋪成的小徑上,大部分都是上坡,有的時候要是一不小心沒注意到路標的話,就會走出規劃的道路外。這時還覺得一切都很順利,只是不知道盡頭在哪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

遊記 五漁村一日遊



當日行程:前一晚住比薩,次日早晨七點多出發前往五漁村,需在下午三點半以前回到比薩,趕搭四點多的火車前往羅馬。當天停留五漁村的時間約6小時。

我是2016年9月去的,因為查了資料,發現從佛羅倫斯到五漁村不管怎麼樣好像都要經過比薩,所以決定不曾佛羅倫斯出發,乾脆在比薩住一晚,隔天早點坐車到五漁村逛逛,一方面也是我發現在比薩寄放行李的錢,都可以拿來住一晚了,既然價格上沒有比較便宜,那麼乾脆就停留在比薩一晚。不過,若是打算停留在比薩的人,其實前一天也不用太早抵達比薩,因為比薩除了斜塔以外就沒有什麼了。

寫這篇遊記的重點只是想點出,當初看了許多網誌但都沒有得到的答案,就是買門票和買一日車票的差異對於不想要走步道的人,我覺得買一日車票就好了,因為所有在網路上看到的照片,都不是在步道上面看到的,都是在村莊裡看到的,是不需要門票的。如果你再精打細算一點的話,是可以算算你要搭的火車趟數,是否會超過一日票16歐(2017旺季的價格http://www.cinqueterre.eu.com/en/cinque-terre-card)

而因為我在不確定情況下買了門票,所以我們決定去走步道,但最著名的步道在整修,我們走的是VernazzaCORNIGLIA這一段,雖然地圖上說是要走1.5-2個小時,但我印象中我們好像走了兩個多小時,因為一直在爬坡,下坡,如果不是天氣很好,我倒是覺得不要走比較好。不過,如果有時間可以慢慢來的話,走漁村山旁的步道,風景也是很美的。








走到CORNIGLIA時,是進入村莊裡,因為到達的時候急著要趕著坐火車,如果沒坐到就要再等半個小時,那麼一天可能只可以看三個漁村有點可惜,所以那時候找車站,找了很久。因為其他幾個村莊,火車站都在離村莊不遠的地方,可是只有CORNIGLIA跟車站的距離非常遙遠,我只記得無止盡的下樓梯,然後心想著如果我是從CORNIGLIA車站要進入村莊,我一定會爬樓梯爬到瘋掉。然後因為被步道跟走到CORNIGLIA車站逼死了,所以之後的幾個村莊,我印象中都很快就參觀結束了,一面也是由於他們的景觀都在車站旁邊,因此之後的行程比我們計畫的還要早結束一點。
MANAROLA的景色大家最推薦的就是這裡,如果不走步道,我應該會在這裡選一間餐廳慢慢用餐,欣賞風景就好了。




RIOMAGGIORE的景色

原本對於一日行有點擔心,擔心無法把全部的漁村看完,但其實是可以的,就算我們去走了兩個多小時的步道,還是成功了。但我們從比薩出發的時候,好像搭了七點的車子,先一個小時到了La Spezia,然後買票等著坐車到五漁村,我們是先從北部Vernazza開始玩起,再往北還有一個漁村Monterosso al Mare那裏有沙灘,適合要玩水的人去,所以我們就沒把它排入行程內了。

結束以後,因為還要再從La Spezia搭一個小時的火車回比薩的旅館拿行李,再搭三個小時的火車到羅馬,所以我們最晚要在三點半以前回到比薩,然後四點多從比薩再搭三個多小時的火車到羅馬,才趕得及在晚上九點以前到達羅馬的民宿。所以我們在五漁村的時間也很有限。




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

遊記 波茲南聖馬丁紀念日



在波蘭1111不是光棍節,而是波蘭的獨立紀念日。不過因為波蘭的近代史有點曲折,所以之前跟朋友聊起這個節日時,他們跟我提過波蘭有好幾個類似獨立紀念日的日子。在我居住的城市,大家除了慶祝獨立紀念日以外,還慶祝聖馬丁日,所以人手一個馬丁牛角麵包(Rogale)。馬丁牛角麵包裡面有罌粟籽,那時候第一次知道以後迫不及待想要試毒品(罌粟xp)的心態去買回來吃,後來才知道罌粟籽是很常見的麵包配料之一。




我還記得第一年聽到波蘭老師介紹,聖馬丁牛角麵包是多麼受到波蘭人的喜愛時,我下課買上就去買了一顆來吃。結果,我吃了兩口就放棄了,不太能適應麵包中有極重的杏仁味和不知名的核果味道。不過第二年一到聖馬丁日,我腦筋又斷線了,忘記去年的慘痛教訓,這次是經過朋友推薦到波蘭知名的咖啡廳SOWA買了白罌粟的牛角麵包,因為比較小而且味道比較不重,我這次成功地吃了一個,真是值得恭喜!今年第三年,我在家附近的蛋糕店買的,我還記得去年我第一次看到這間蛋糕店大排長龍,就是大家在排聖馬丁牛角麵包啊!雖然還是不太懂波蘭人在這個節日,為什麼一個人可以吃掉五六個,不過我已經漸漸可以適應這種口味的麵包了。

聖馬丁日除了牛角麵包以外,遊行跟市集也是一大賣點。市集的話,大概有麵包攤、傳統波蘭食物攤、飾品攤,其他最多的就是牛角麵包攤了,真是多到你一看就可以了解,牛角麵包對他們的重要性。而聖馬丁日的兩個重頭戲:其一是中午的遊行,其二是晚上的煙火,不過整天在聖馬丁大街上都會有市集,在城堡前面也會有演唱會,所以一整天熱鬧非凡。




今年我看了城堡前的煙火,煙火在晚上九點舉行,我提前一個小時到,順便逛逛市集,喝一杯熱紅酒暖暖身子。煙火大約十分鐘,我覺得挺有誠意的。
因為去年看過遊行了,所以今年就沒看,遊行大概是半個小時左右,有各種不同的主題,這些是去年的照片。:









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

遊記 波蘭萬聖節




波蘭的萬聖節與大家印象中的西方萬聖夜不一樣。雖然起源於相同的故事,但波蘭的萬聖節較類似於台灣的清明節,因此除了受到西方流行文化的影響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萬聖夜的化妝舞會當成一種潮流以外,萬聖節對波蘭人來說,是一個慎終追遠,悼念祖先的日子,更是波蘭人的普世價值。



在萬聖節的幾個星期前,市場跟商家都會開始販賣菊花與蠟燭。特別是菊花,我印象中就只有這個時候會在市場上大量出現,無論到哪個商店、哪個花店,菊花都是熱銷品。菊花和蠟燭的用處就等於我們焚香祭祖一樣,波蘭人買菊花擺設在墳前,然後也在墳前點上一大盞的蠟燭,象徵自己的悼念。因此,萬聖節前後的晚上,如果到了墓園去看,就會看到墓地四處布滿一盞盞的燭火,把原本陰森的氣氛都轉化為一股股的思念,有人曾經形容這時候的墓園就像星空一樣;也有人更誇張的形容,如果你在這幾天坐飛機經過波蘭的上空,你一定會看到滿地燭光,那種景色真是美不勝收。
因此,如果剛好萬聖節時人在波蘭,除了參加化裝舞會,也極為推薦前去墓園一看,雖然對我們的傳統來說,晚上去墓園好像不太吉利,不過這時候的墓園人很多,相信只要秉持著善心去,應該可以很安全的全身而退的XD







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

遊記 波羅的海三小國13天行程





由於在網路上,有關於波羅的海三小國的遊記不太多,多半也都集中在三小國的首都,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其他的旅遊資訊。在七月出發的時候,只有大概想要從立陶宛玩到愛沙尼亞的初步構想,然後希望都以巴士來當交通工具節省經費,所以搜尋其他的資訊時,多半是英文的,就以lonely planet的城市排名與波羅的海行程為基礎,旅館跟餐廳還有景點都是到了當地再詢問人的,現在回想起來都沒有踩到什麼地雷,也算很幸運。

這趟的旅行花費遠比其他我去過的歐洲國家都來的節省,有可能是因為這三個國家物價還是相對比較低的關係,然後主要的交通代步工具都以巴士為主,巴士非常舒適,基本上都有插座和wifi,聽說如果早點訂票可以買到優惠票,但因為我這趟旅行決定的很倉促,所以都是買原價的。另外,在每天都有一餐上館子的情形下,可以點一主餐加一杯啤酒,我13天花起來大概600多歐,因為這驚人便宜的旅費,讓我非常想要推薦這三個國家的旅行。而這三個國家也是我遇到獨自旅行的背包客頻率最多的一次,基本上青年旅館房間裡面,大家都是獨自一人上路的,所以治安方面也不用太擔心。

巴士網站推薦:
立陶宛:https://www.autobusubilietai.lt
拉脫維亞:http://www.1188.lv/
跨國巴士網站
http://www.eurolines.com/en/
https://ecolines.net/international/en
https://luxexpress.eu/en


消費水平的話,以立陶宛為最便宜,越靠近北歐越貴,所以愛沙尼亞是三個國家裡面,物價最高的國家,在立陶宛一餐大約為10歐,到了愛沙尼亞就大約為20歐了;其他的紀念品、住宿情況也都差不多。因此,城市的氛圍也有所差異,以這三個國家的首都比起來,我最喜歡立陶宛的Vilnius,再來是拉脫維亞的Riga,最後因為愛沙尼亞的Tallinn每天都有郵輪靠岸,所以觀光客比起其他城市多了不少。

因為我是從波蘭出發,而且還要再回到波蘭,所以就是先往北玩到塔林之後,再往南回家。但如果跟我沒有相同顧慮的,就可以按照第二張圖,看要往北搭渡輪到芬蘭,還是往南到波蘭都可以。




立陶宛:
立陶宛之前大家常常提到的就是首都Vilnius、Trakai Castle,還有Siauliai的十字架山。這次我去了西邊沿海城市Klaipeda,但我最主要想去的地方是要從Klaipeda搭渡輪,再轉搭一小時的公車到對岸的城市Nida,在Nida有一個沙洲國家公園,就介於立陶宛跟俄羅斯的邊界,這區域的俄羅斯也是唯一不跟俄羅斯國土連在一起的地方,我對於這種邊界就是有一種迷思跟嚮往。不過,比較可惜的是,立陶宛的森林面積占地很廣,國家公園很值得去,可是我原本就是計劃去拉脫維亞的,所以後來聽到旅行遇到的人跟我分享他們去的國家公園很漂亮時,我覺得很可惜。

立陶宛的行程安排如下:
第一天Vilnius:下午抵達Vilnius,所以在市區裡走走逛逛。
第二天Vilnius:參加walking tour,然後去看一看地圖上提供的景觀平台,遠眺城市的風景。(很想跟大家分享聽到的walking tour內容,可是太多東西了,等有空再來打一篇)






第三天Trakai Castle:巴士的班次很多,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可以到,但Trakai 公車站到城堡大約要走半小時,公車站附近有地圖,沿著那條路直走就會看到城堡,不用怕會迷路。如果不想走也可以租腳踏車,所以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。然後,城堡附近的有許多船隻可以載客遊湖。




第四天Klaipeda:Nida的沙洲國家公園(Curonian Spit),沙洲堆積得像沙漠,如果要認真地逛也可以逛一整天,因為我下午還要坐車去另外一個城市,所以我大概只待了四個小時左右。從巴士站到沙洲國家公園也要走半個小時左右,也可以租借腳踏車。這個景點比較麻煩的是通車時間太長,可是我個人很喜歡這邊的氛圍。



右邊綠色的那一片就已經屬於俄羅斯了
拉脫維亞

拉脫維亞因為有很長的波羅的海海岸線,所以在夏季的時候沿海城市為觀光勝地,大家時常會到海邊度假。森林面積也占整個國家有一定的比例,所以查到的推薦城市,要不就是海邊度假勝地,要不就是在山上的歷史古蹟。

第五天Liepaja:從Klaipeda坐巴士出發到這個城市大約要一個多小時,這個城市有一些景點,可是我來到這裡只是因為從這裡到Riga比較方便,而且我想看波羅的海的沿海公路,但其實根本沒有沿海公路這回事,是我多想了。我住的地方離Liepaja的海邊很近,這裡的海灘遠近馳名,所以夏天的時候常常有人特別到這裡來度假。我去逛了一下,這裡的海灘是我這趟旅行中最滿意的。住在同一間青年旅館的人當天晚上玩到半夜三點才回去,感覺海灘的夜生活也很發達,但其實這裡十點才天黑,大概四五點又天亮了。


第六天Riga:里加就是一個小小的城市,那時候我只要跟同一個旅館的人說我要到里加,他們的反應就是城市很小,會有無聊。果真,跟Vilnius比起來,這裡比較現代,所以沒有歐洲小城鎮的氛圍,然後參加了walking tour以後也沒有更喜歡這個城市,只有覺得中央市場真的很大。



第七天Sigulda:這是距離里加一小時車程的國家公園。跟我住同房的奧地利人建議我可以租腳踏車逛逛,這裡值得逛一整天。但我到了當地的旅遊中心,裡面的櫃台人員建議我可以坐公車,如果想逛逛的話,看要不要走回來。我就坐公車從最遠處的Turaida Castle開始逛起,登上城堡最高的塔景觀還不錯,但其實我到這裡來是想要看看自然景色的國家公園。然後,雖然我考慮從城堡走回國家公園,但因為我有點害怕迷路,所以就放棄了。不過,後來我從市區往外走的時候,我發覺從城堡走回市區,其實是可行的,也會看到比較多的自然景觀,又或者租腳踏車才是最好的!







第八天Riga:逛中央市場,中央市場曾經是歐洲最大的市場,雖然現在可能不是了,但其實占地還是很廣,裡面有很多當地的食物。參加walking tour,到科學大樓上遠眺里加的市區景觀。













愛沙尼亞
第九天Tallinn:walking tour、老城。塔林的老城也是小小的,一下子就可以逛完了。因為到的時間還早,還來得及趕上walking tour,所以當天下午就是以walking tour為主,因為天氣也沒有很好,所以拍起來的照片就不怎麼美。塔林跟這次旅行中的城市相比,真的商業觀光許多,所以一開始我不是很適應,也覺得太熱鬧了。不過,tour中的解說員把塔林的歷史說得很有趣,所以聽完之後好感度上升。

第十天Tallinn:海邊-總統府-火車站後的倉庫區-老城。因為前天下午就大約把老城逛完了,所以旅館遇到的加拿大人推薦我可以往市區外走,而且地圖上也標明了離市區不遠的地方有一片海灘。所以這天的行程就是總統府附近的公園(Kadrioru park),然後再往Pirita海邊走,但因為天氣不好,所以海邊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漂亮,人也不多,所以就逛了一下就回市區了。接下來的景點是火車站後的倉庫區(Telliskivi),這裡有點像是藝術文化特區,我去的那天還有跳蚤市場。


第十一天Kuressaare:這是愛沙尼亞東部離島的一個城市,以曾被丹麥佔領而建的城堡聞名。我來這裡的原因只是因為想要到島上看一看而已,想知道島上風光。我查了資料以後發現這座島還以賞鳥而知名,所以也是比較沒有受到汙染的區域。從塔林出發大約四個小時,途中巴士會乘坐郵輪過波羅的海到島上,這時候大家都會下車到郵輪上喝個咖啡、欣賞一下風景,我覺得也有趣的,很像當初我從丹麥坐郵輪到瑞典的感覺。
因為老城區也不大,所以我就租了一輛腳踏車到處逛逛。這座島雖然也有很現代的建築,可是也有許多建築是讓我覺得好像停留在1990年代或是更早的時光。有些人家外面堆滿木材,好難想像冬天這裡的風景。







第十二天Tartu:這城市是愛沙尼亞的第二大城,也是愛沙尼亞第一所大學Tartu大學的所在地,因為這個原因,所以想到這個城市來看看。大學的建築多以粉紅色為主,我覺得是個可愛的小鎮,公園裡有好多雕刻建築,感覺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小城


立陶宛

第十三天 Šiauliai:這也是一個多數人到立陶宛時,會選擇的景點。以十字架山而聞名,但交通其實不太方便,可以選擇坐公車到鄰近的車站後,再走2公里的路,或是騎腳踏車騎12公里,我不知道為什麼失心瘋了就選擇後面的選項。腳踏車可以在遊客中心租借,第一小時免費,之後每個小時一歐。因為是夏天,所以早上騎腳踏車還挺舒服的,微風徐徐而且沒有什麼陽光。